龙书屋 > 都市小说 > 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 第85章 第 85 章
宁知星已经习惯了来自于大人们的“摸头攻击”。
大概是她脑袋长得圆?看起来很好摸?
她抬头看向吴教授, 每当这种时候她就由衷地希望自己能早点长高,否则老这么抬头,颈椎早晚不好。
想到长高, 宁知星便不自觉地开始走神。
如果单从基因遗传的角度来看, 以爸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作为参考, 她和哥哥应该不会矮。
可撇去遗传这一决定性因素, 其他因素也或多或少会对身高产生影响, 比如说饮食、体重、运动、睡眠等。
至于这些因素对于身高的影响有多大,宁知星没有相关的数据, 这要她花改造值在系统里兑换论文她也舍不太得。
想到这她忍不住稍稍叹了口气,觉得这实验实在很有难度, 这所有关于人体的实验, 额外的因素、变量实在太多, 得出的结论怎么想都有偏差。
所以果然,她还是不喜欢这种充满变数的研究。
稍微把跑偏的思绪拉回,宁知星总算想回了最初的问题:该要如何确保自己和哥哥的身高顺利达到目标值呢?
饮食不用说,家里人向来很注意他们的吃穿, 睡眠上的话,她和哥哥每天的睡眠时间也是有保证的。
剩下的也就是运动了, 控制身材、强健体魄,还能对身高起帮助作用, 虽然宁知星确实不太爱运动, 但现在看来,运动确实是必要的,她得把这事放在行程上了。
吴教授若无其事地收回手,看着陷入思考的宁知星脸上就带了笑。
这孩子在思考什么呢?应该又是和她的遥控技术相关的事情吧?
果然,年轻人就是不一样, 敢想,敢试,也能让自己的想法成真,其实他年轻的时候,那也是这样无时不刻在思考呢!
虽然吴教授每天满脑子想的是提升军工、国防科研技术,以达成强国目的,可他也明白,这民生和军事同样重要,君不见外国人生活便利、经济宽绰。
吴教授见过的人多,他也见过不少在出国后对国外的繁荣景象念念不忘,甚至思维发生巨变,转而开始攻击国家的人,虽然吴教授极其厌恶这样的人,可他也得承认,国家现在的生活条件确实比不上国外,甚至两者之间的差距是惊人的大。
不过他相信,再有了更多的他、更多的宁知星……之后,迟早有一天,聚沙成塔,军富民强。
到时候,出国的游子们只念归家,来访的外宾想要留下,会有这么一天的吧?
吴教授忍不住笑,他这也是爱做梦的性子,见着宁知星的小发明想得有些远了。其实这孩子研究的这些何止能运用在民生上,在军事、工业上也能有一定作用,只是这孩子的重心不在这没关注到。
想到这,他立刻有些蠢蠢欲动,这样的孩子,那就该好好培养,吴教授都可以预见宁知星自由的思路能在多少地方发挥作用。
吴教授:“宁知星同志,你有没有考虑过这几个技术在工业和军事上的应用?”他刚挥了挥手,示意王教授带人出去聊天,现在实验室里只剩下他和这两位小同志了。
宁知星一愣,若有所思,她还真没把这技术联想在一起。
其实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思维局限,在宁知星穿越来之前,几乎人人都能拽几句科学言论,平时大家接触的技术那都是可劲往民生塞的,至于工业运用和军事运用,一个是不了解,另一个是没地方了解。
“你是指无线还是红外?”宁知星想了好一会,“我觉得红外遥控还是更适合民用,它的局限性实在太多了……”
本质上红外遥控就是个低成本的遥控解决方案。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红外遥控虽然有种种缺点,但是也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呢?”吴教授引导着宁知星思考,他当年也和这孩子一样,做研究归做研究,哪会去想什么应用?也是这几年不断参会,才大大提高了这方面的敏感度。
老王其实这方面也不行,估计是因为两人上回聊天时提到了一次无线对讲机,老王便把无线这两个字记在了心里。
“比如说在尘土很多,甚至是雾霾的情况下。”
宁知星点了点头,她求知的眼神落在了吴教授的身上,这就是系统没办法带给她的了。
系统能给答案、能给参考文献,但却给不了拓展的思路,这也是为什么宁知星现在愈发只把系统当做学习空间而不单纯的搬运知识的原因,绝不是因为改造值不够用。
“再说你研究的无线遥控。”
宁知星:“我没有足够多的实验佐证,数据不够。不过它确实能像您说的那样派上用场,无线技术在工业和军事上的应用应该很广泛。”
要不是吴教授在跟前,宁知星都想悄悄地捶自己的脑袋瓜一下,她这也是一叶障目了。
军事她不懂,工业运用那肯定多得是,她现在接触的工厂那基本都不太存在智能化,顶天了就是有个数控系统,她便没想到。
她得要吸取教训,多想。
宁知星不自觉地把技术的运用方向也纳入了自己的考虑范围,她这就有点受到吴教授影响了,现在国内的这批科学家大都是全能型的,又要琢磨技术又要琢磨运用,还要熟练掌握按别人技术魔改的能力。
“是的。”吴教授没细说,他一方面见着这么个优秀的人才忍不住想要引导她成长,可另一方面看着这么个孩子,又总觉得不能拔苗助长。
就比如这无线遥控技术的升级,吴教授第一瞬间想到的就是什么远程炸、弹,远程病毒战……精度越高距离越远,越适合作战运用。
“还有你这无线遥控新的编码方法也能提高被破译的难度,你别小看自己琢磨出来的东西,再有这红外的运用,接收装置的出现,你又怎么知道它对现有的红外技术不会有促进作用呢?”
吴教授感觉自己现在就像是钓鱼的人,拿着鱼饵勾引着宁知星。
思考吧孩子,不要让你的思维被局限,他看着宁知星的眼神带着期许。
宁知星陷入沉思,眼神忽然一亮,左顾右盼正打算找自己的本子,就见肖烨像是读心了一样,把宁知星的灵感本递了过来,还顺道递来了两色的笔和尺子,这都是宁知星常用的工具。
其实这些平日里都是放在顺手就能拿到的位置的,可这不是今天有人要来参观吗?所以昨天实验室便稍微做了下扫除。
和小伙伴没必要说谢谢,宁知星拿起本子就在吴教授面前开始写写画画,端正秀气的字迹在本子上整齐排列,没有因为速度显得潦草。
和父亲一脉相承的徒手画直线、画圆发挥用场,尺子都没怎么用,图片都画了出来。
吴教授手下的科研人员多,也知道这灵光一闪的感觉,他包容地看着宁知星书写,像是看自己的孙辈。
可看着看着,刚刚还坐得稳稳的他这就站了起来,脸色变幻,神情紧张,拳头都不由得握了起来。
“宁……”他欲言又止,生怕说话打断了宁知星的思路,可这不说话,那都快憋坏了。
好在宁知星动作很快,这度日如年的时间没持续太久,她就停下了动作:“吴教授,您刚刚的话太对了!我之前都没去思考这技术在其他地方的应用。”
她一脸感谢,这要不是吴教授说她都想不到,虽然这技术对宁知星没什么用,可这种有思路的感觉外人是很难感同身受的:“我之前在整理红外材料的时候,我哥翻译了一篇国外的文章,说的是热成像、红外成像。”
她同肖烨说了编号,肖烨便直接到他们专门的档案柜那把对应的文件拿了出来,收文件的编号方式是他们开会定的,像是宁知星每次都能不看目录靠编号找文件。
“……我的思路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如果理论没有问题的话,对于现在的成像技术应该是有一定提升,而且也可以做民用版本的热成像仪,运用的话……”宁知星忽然卡壳,想了想道,“我想救人的时候应该用得上吧!”
对,就是救人!
“我之前看报纸说有什么地震、房屋倒塌、泥石流,救人的时候有这么一台成像仪是不是可能会方便一些?”说着话,宁知星又陷入了思考,她好像捕捉到了什么,迅速地将草稿翻了一页,重新开始书写,“其实可以做成探测仪的,本质还是红外的运用,我想想……”
说是想,可她的笔下已经迅速地形成了思路,一气呵成,虽然还没有经过实验检验成果,可这看着便很像回事。
吴教授用自己了解的知识和原理进行着简单的判断,和之前一样,他找不出大的问题,就连小的也找不到。
宁知星:“吴教授,谢谢您,您真的太厉害了!如果我能和您一样就好了!”兴奋起来的时候,宁知星的脸颊便有些红,这是知识碰撞产生的非凡喜悦。
吴教授:……
不,我们不一样。
吴教授忍不住笑出了声,这可真好啊。
这可太好了。
他想要这个孩子。
……
宁知中一路上打了不知道多少个喷嚏,感觉自己都化为了喷嚏精。
总算到了实验楼门口他拉着两位叔叔就准备上去。
忽地他又打了一个巨大的喷嚏,这回还忍不住浑身一抖。
他总觉得有人要偷他重要的东西!
难道是他藏在床底下的小零食? w ,请牢记:,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